就在这时,天空中传来低沉的轰鸣声。
一架飞机高速的凌空飞来。
小野下意识的觉得不秒。自己没有呼叫空军支援啊,这时怎么会有飞机飞过来啊?
小野朝着飞机望去,飞机机身上没有极其明显的太阳旗的标志,而是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标记。
“我的天啊!国军的飞机。“小野大叫一声,马上下令铁甲列车开路的干活。
这架装满了大炮,重机枪的钢铁巨兽凭借强大的火力,在陆地上几乎是无敌的存在。但是铁甲列车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,就是害怕敌军的飞机。
铁甲列车没有防空武器,而且目标大,移动慢,遇上敌方的飞机那几乎就跟靶子一样等着挨揍。
所以小野一看是国军的飞机,顿时就一个脑袋两个大,慌忙下令铁甲列车跑路的干活。
列车怎么跑的过飞机啊!这辆铁甲列车刚一发动跑了没多远,就被飞机赶上,一阵扫射,瞬间打得列车直冒黑烟。
这架飞机将铁甲列车打得屁股冒烟仓皇逃离后,一个大转弯又飞了回来,因为地面上黑压压的一大片穿着黄色军装的日军形成一个大包围圈,里面有一支部队似乎是被包围着。
外围的日军似乎在在蠢蠢欲动。
这个飞行员极不简单,一眼就看出来了地面的情况。飞行员随机压低机头,照着地面上入蝗虫一样的日军就俯冲了下去。
机头吐出一阵阵的火舌,打得地面上的日军鬼哭狼嚎。
看见这神奇而又令人惊异的一幕,汪寒和吴大队两人顿时笑了起来,真是天助我也!
这架飞机是从哪里来的呢?
原来大青山地区的日伪军进行大规模的调动,第五战区的情报部门获悉后,为了了解日军的动向,为今后的战局做准备,出动了侦察机对该地区进行空中侦察。
而这架飞机就是前来侦察的国军O2U轻型侦察机。该飞机采用单发串列双座双翼布局,前机身串列布置有飞行员和观测员座舱,每个座舱都有单独的风挡。
O2U前机身上方安装一挺7.62毫米机枪,通过同步装置穿越螺旋桨射击,后座机枪手可操纵1~2挺7.62毫米活动机枪。
所以说别看是轻型侦察机,但是机上却装有前后两挺机枪,火力还是比较猛的,不过毕竟是侦察机,弹药量有限。饶是如此,也打得地面上的日军狼狈不堪。
看见日军出现了混乱,那还等什么!汪寒和吴大队两人当即下令队伍对日军进攻冲锋和攻击。
天上有飞机扫射,地上有教导队和三中队的战士们毫不留情的攻击,日军顿时慌作一团。而且要命的是他们的指挥官小野也坐着铁甲列车逃之夭夭。丢下他们在地面上受虐。
没有了指挥的日军士气低落不堪,被飞机压着吊打,地面上又有教导队和三中队的里外开花,顿时日军被打得找不着北。
吴大队和汪寒带着队伍一鼓作气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,顺便还消灭了不少敌人。
眼看这支队伍冲出了包围圈,而且地面上日军被打得乱七八糟。飞行员知道自己做的差不多了,而且飞机上的弹药也没了。于是拉起机身,随着三中队的行进方向飞了过来。
这架飞机在经过游击队的队伍的上空的时候,汪寒冲着飞机高高的举起了大拇指。
飞行员看到了这一幕后,裂开大嘴呵呵的笑了起来。随后傲娇的左右晃动机翼,然后猛然拉起机头冲天而起,随机钻入云空,转眼不见踪影。
一行人在前面一个三岔路口时停了下来。
再往前走不到五里就是高家庄了,也是三中队此行的最后落脚点。
现在三中队已经安全达到了指定地点,二吴大队长和他的教导队也完全了接应任务,准备返回军分区。因为教导队还有其他的任务,所以就在这个岔路口告别。
汪寒紧紧的握住吴大队的手说道;“感谢县大队和军分区的领导们的挂牵和帮助。我们三中队一定完成好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的光荣任务,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希望。”
吴启军握着汪寒的手,也是感触良多。虽然汪寒加入共产党县大队的时间不长。但是对党对人民军队的赤子之心绝对是忠诚的。
而且三中队在汪寒的带领下,敢打恶战,敢打硬战,敢打苦战,有勇有谋。这一路上,三中队的一路艰辛和敢打敢拼中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不仅调动了整个地区的日伪军,使得县大队的其他两个中队能够顺利的抵达目的地,而且还机智英勇的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,狠狠的打击了小鬼子的嚣张气焰。
三中队不仅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,还缴获了两挺日军的轻机枪,充实了自己的实力,为今后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夯实的基础。
吴启军最后语重心长的对汪寒说道;“多的话我就不再说了。我相信你们三中队的能力和实力。到了高家庄以后,要多依靠地方的老百姓和人民群众,和他们打成一片。
发展群众,开张全民抗战,争取早日建立起我们的革命根据地。到时候队伍扩大了,军分区组件独立团,以后的独立团团长就看你啦!“
“哎哟,我的大队长啊,您就别再夸我了。还独立团团长,我能做好这个中队长就不错了。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。”
汪寒谦虚的说道。
但是听说以后组件独立团,而且是以县大队几个中队为基础,谁的实力最强,谁的贡献最大,这个独立团就非他莫属。汪寒心里还是有一股熊熊热火在燃烧。不当将军的士兵不是还好士兵,古往今来莫不如此。
众人挥手告别后,吴启军将五名教导队的轻重伤员留下来,带着其余的20多人的队伍朝着另一个岔路口行去。
汪寒带着三中队继续前行,半个小时左右,来到了一个地势平缓的小村庄。
交通员指着远处冒着炊烟的村庄说道;“那就是高家庄。高家庄位于陈留县城西北部,南与城关乡搭界,西与史各庄乡毗邻,北与铁道道口乡接壤,东与三岔口乡相连。全村共有70多户人家,300多名村民.
这里地处平原,四周都是农田耕地,所以当地的共产党组织比较薄弱。因为村子都是平原地带,日军前来扫荡一包围,就无处可躲藏,所以当地的游击队和地方武装发展缓慢。
不像其他临山靠河的地区。小鬼子一来就往大山里面撤,群众基础良好,适合我党的游击战战术。
而这个村子无险可守,无地可藏,所以党组织的工作开展比较缓慢。这也是上级派三中队前来此地发展的原因和目的。”
听完交通员的介绍以后,汪寒和刘俊等人也是心中一沉。在这里建立抗日根据地,好像十分困难啊。
没有大山的依靠,没有河流的潜伏,都是平原地带。看来以后必须拿出一套适合高家庄发展的方案出来才行啊,否则日军一来就被包了饺子,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。